1949年3月20日,黨和東北地區人民政府為了發展朝鮮族教育事業,培養朝鮮族高級知識分子和干部,在延吉市創辦了中國第一所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的綜合大學——延邊大學。
1957年9月以前延邊大學曾隸屬于國務院高教部,之后劃歸吉林省所屬二建校初期,學校設有文學部、醫學部和農業?,后來經過院系調整,將原有的學部和農業?瓢l展成為師范學院、醫學院和農學院。1958年8月,醫學院、農學院、工學院從延邊大學中分離出來,成為各自獨立的延邊大學、延邊醫學院、延邊農學院、延邊工學院0 1959年3月,延邊工學院又并入延邊大學。1983年1月成立延邊師范高等?茖W校.1988年6月成立吉林藝術學院延邊分院。1995年延邊大學被列為吉林省重點綜合性大學。
1996年經國家教委批準,延邊大學、延邊醫學院、延邊農學院、延邊師范高等?茖W校、吉林藝術學院延邊分院等5所高等院校正式合并為新的延邊大學。同年10月,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建立的第一個中外合作辦學機構——延邊科技大學(籌)并入延邊大學。合并6所高等院校的延邊大學,被確定為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大學。2001年,延邊大學被教育部確定為西部開發重點建設院校,2005年被確定為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點支持大學。
延邊大學現設有朝鮮一韓國學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法學院、師范學院、體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漢語言文化學院、外國語學院、美術學院、藝術學院、理學院、工學院、農學院、基礎醫學院、臨床醫學院、藥學院、中醫學院、護理學院、科學技術學院、成人教育學院等20個學院,所設的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農學、醫學、管理學等II大學科門類。有70個本科專業.7個國家特色專業,3個省特色專業,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一級學科,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加強建設學科,2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24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49個碩士學位授權點,11個專業碩士點;擁有1個國家級重點學科,8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重點建設學科,2個省級重點資助建設學科,1所孔子學院,1個教育部省屬普通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東北亞研究基地。設有東北亞研究院、東方文化研究院、長白山天然資源保護與開發研究院、民族研究院等8個校直屬研究機構,圖們江開發研究所,中、朝、韓、日關系史研究所等41個院屬科研機構,國家教育部中、朝、韓、日比較文化研究中心,延邊精細化工中試基地等5個科研基地。中華日本哲學研究會、中國朝鮮歷史研究會等4個全國性學術團體會址設在該校。
延邊大學先后建立了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朝韓日文化比較研究基地、國務院僑辦華文教育基地、國家漢辦對外漢語重點學校、吉林省哲學社會科學東北亞研究基地、省部共建教育部“長白山天然資源與功能分子實驗室”等教學、科研基地。學校先后開展科研課題1601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150多項。獲得國家優秀教學成果獎2項、省優秀教學成果獎15項。被國家教委授予“普通高等院校課余訓練試點先進學校”和“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優秀高等學校”等稱號。
延邊大學擁有全日制在校學生20960人,其中博士生110人、碩士生2491人、本科生16914人、?粕470人、留學生474人、預科生198人。學校師資力量較為雄厚,現有教職員工28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l 300余人,教授及副教授750余人,碩士生導師370余人、博士生導師50余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貼人員36人,“長江學者”講座教授2人,全國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3人;吉林省特聘教授1人、首席教授1人、主講教授2人,吉林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業技術人才7人,吉林省拔尖創新人才20人。該校還聘請了包括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楊振寧博士在內的300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擔任該校的名譽教授、兼職教授和客座教授。建校60多年來,共為國家培養75 000多名各級各類專門人才,他們分布在全國28個。ㄊ校、自治區,成為各行各業的骨干力量。經過50多年的建設,學校已經發展成為專業結構日趨合理,辦學層次齊全,教師隊伍結構比較合理,設備、設施條件粗具規模,國際教育和學術交流活躍,在國內外有一定影響的具有鮮明特色的綜合性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