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美術從原始社會到青銅文化,從宗教美術,民間美術和遼代的草原畫派到元明清時期以來的文人畫等等,有著極其豐富的美術遺產。這是蒙古學中需要研究的很重要的一個部分。
蒙古人民勤勞智慧、心靈手巧,自古以來就善于就地取材,因材施藝,又能夠根據本地區本民族的生活條件和風俗習慣創造出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間工藝品。
古代蒙古人用羽毛常常做為裝飾品,比如把羽毛插在姑姑冠帽上作為裝飾。用樺樹皮制作很多生活用品,如制成各種盒子。生活中的巴布爾木碗也是用本地產的木料制成的,用樹根加工成各種筆筒、煙斗等實用品。
牧民們不僅自己制氈和不利阿耳皮,而且還能制成各種生活實用美術品。生活中的繡花氈,氈繡門簾,各種鞍鞠和鞍座墊和鞍鞒等等都是利用大自然賜予的各種原料,或利用邊角廢料制成了形式多樣、花色繁多的實用美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