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固族民居特點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佚名 發布時間:2014-11-15

裕固族在歷史上曾主要以氈帳為家,隨水草遷徙。直到20世紀50年代,除居住在河西走廊的少部分裕固族外,其余大部分裕固族牧民都仍然以帳篷為主要居住場所。裕固族牧民所居住的帳篷在外形上與藏族牧民的帳篷有較多的相似之處。制作材料多為馱牛毛織物,其特點是坐在帳篷里似乎能看見星星點點的天空,遇水后密而不漏,故不怕雨雪;陽光暴曬時則疏而透氣,故涼爽宜人。如今,在當地各旅游景區,帳篷已成為富有民族特色的旅游接待設施。

帳篷過去多為圓錐形,現方形居多。扎立帳篷,多選擇避風向陽的地點,根據山形和水路確定坐向,多坐北朝南,也可朝西或朝東,惟忌帳篷門朝向北方。

半定居和定居生活的牧民大都蓋有土木結構的房屋,受到周圍漢民族文化較多的影響,從建材的選擇到結構樣式,基本上與鄰近漢族地區相同。即用土胚、麥草泥、白楊木為原料的長方形住房。房屋外圍修四堵約兩米高的圍墻,院門朝南開,院內有人的住房、灶房、堆放雜物的房屋,還有自家飼養的各種牲畜的圈棚。但各戶人家一般都相距一兩千米甚至幾十千米。故在院落布局上有一定的民族特點,如堂屋多為東向且兩側多有廂房,院門一般也向東開。在緊靠院落的兩側又有畜圈(包括有篷和無篷的羊圈、牛圈)、草圈(用來儲備冬季飼草)等。

分享到:

上一篇:朝鮮族民居的特色   下一篇:獨龍族民居建筑

返回首頁

更多>>相關文章

更多>>圖片文章

寧靜優雅的北京四合院
草原人的家“蒙古包”

精彩推薦

更多>>民族文化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詳細]

更多>>民族旅游

靈武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距銀川市東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詳細]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詳細]

更多>>民族飲食

更多>>民族新聞

更多>>民族工藝

免费国产a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