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風雨橋的特色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佚名 發布時間:2014-11-15

風雨橋是侗族獨有的橋。流行于湖南、湖北、貴州、廣西等地。由橋、塔、亭組成。全用木料筑成,橋面鋪板,兩旁設欄干、長凳,橋頂蓋瓦,形成長廊式走道。塔、亭建在石橋墩上,有多層,檐角飛翹,頂有寶葫蘆等裝飾,被稱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議橋梁之一。因行人過往能避風雨,故名風雨橋。

通常由橋、塔、亭組成。用木料筑成,靠鑿榫銜接,風格獨特,建筑技巧高超。建橋時,不用一顆鐵釘,只在柱子上鑿通無數大小不一的孔眼,以榫銜接,斜穿直套,縱橫交錯,結構極為精密。其堅固程度不亞于鐵、石橋,可延二三百年而不損。橋面鋪板,兩旁設置欄、長凳,形成長廊式走道。石橋墩上建塔、亭,有多層,每層檐角翹起,繪鳳雕龍。頂有寶葫蘆、千年鶴等吉祥物。

風雨橋亦稱花橋,壯語叫“廳噠”。是狹義上指壯侗瑤民族的一種交通風俗,廣義上指百越交通建筑風俗。是桿欄式建筑發展及延伸。流行于湖南、貴州、廣西、湖北、浙江等地,多見于南方百越之地,川、渝、贛、皖、粵等地略有之。多建于交通要道。方便行人過往歇腳,也是迎賓場所。

分享到:

上一篇:德昂族博物館的特色   下一篇:土家族吊腳樓的特色

返回首頁

更多>>相關文章

更多>>圖片文章

居住建筑
民居建筑:堂屋和土樓
民居建筑:北方窯洞和古城民居
明代建筑

精彩推薦

更多>>民族文化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詳細]

更多>>民族旅游

靈武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距銀川市東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詳細]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詳細]

更多>>民族飲食

更多>>民族新聞

更多>>民族工藝

免费国产a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