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這是鄭律成21歲時為八路軍譜寫的進行曲,從抗日戰爭一直到解放戰爭,成千上萬的戰士唱著這支歌沖鋒陷陣一往無前,迎來了新中國的黎明。
鄭律成(1918-1976),原名富恩,出生在朝鮮全羅南道光州,杰出的作曲家。1935年,鄭律成來到南京,在“朝鮮革命干部學校”學習軍事。 1934年,鄭律成畢業后,留在南京,從事抗日秘密活動。 1936年春,鄭律成參加了南京五月文藝社,結交了田漢、任光等許多文藝界進步朋友。
1937年,冼星海約鄭律成到上海同他長期合作,灌制唱片,并讓他繼續學習音樂。 1937年10月,鄭律成到達延安,先后在陜北公學、抗日軍政大學、魯迅藝術學院學習和工作。鄭律成于1938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到1939年,鄭律成陸續創作了《延安頌》《延安謠》《保衛大武漢》《生產謠》《寄語阿郎》《十月革命進行曲》《八路軍大合唱》等充滿革命激情的歌曲!栋寺奋姶蠛铣分械摹栋寺奋娺M行曲》,新中國成立后被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鄭律成在創作《延安頌》時還不到20歲,創作《八路軍大合唱》時也只有21歲。
1941年,鄭律成和丁雪松結婚。 1943年5月,鄭律成參加了延安文藝座談會。同年8月,他隨武亭到太行山任朝鮮革命軍政學校教育長,先后譜寫了《朝鮮義勇軍進行曲》《革命歌》等歌曲。1945年12月,鄭律成夫婦回到朝鮮平壤,鄭律成任朝鮮黃海道委宣傳部長。1947年,鄭律成調回平壤,任朝鮮人民軍俱樂部部長。此間,他親自籌建人民軍協奏團并兼任團長。1947-1948年,鄭律成為朝鮮人民軍譜寫了《朝鮮人民軍進行曲》(朝鮮人民軍軍歌)、《朝鮮解放軍進行曲》《圖們江大合唱》《東海漁夫大合唱》等十余部歌曲。
1950年,鄭律成夫婦先后回到中國。同年12月,鄭律成又隨中國人民志愿軍創作組奔赴朝鮮前線,冒著槍林彈雨,譜寫了《朝鮮人民游擊隊戰歌》《中國人民志愿軍進行曲》《親愛的軍隊親愛的人》《歌唱白云山》等作品。
新中國成立后,鄭律成踏遍了中國各地。他先后四次深入云南大理等地區體驗生活,創作了新中國第一部以傳統題材進行創作的大型歌劇《望夫云》和森林組歌《興安嶺上雪花飄》等作品。1976年12月,鄭律成因高血壓引起腦出血,不幸逝世于北京昌平。鄭律成一生創作了300多首歌曲,他的歌曲不僅在國內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而且在國際上也享有極高的聲譽。
2009年,鄭律成被評為100位新中國成立作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