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舞”,哈密綠洲的幽默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師志敏 發布時間:2016-02-22

在哈密民間,“雞舞”的故事源于一個美麗的傳說。人們為了紀念一對生死相依的情侶,就把“雞舞”中的老鷹比擬成了回王和王公貴族,也不失為一個有趣的創意,這個故事的名字叫“青牡丹”。

哈密有一處風景秀麗的地方——八大石。夏季,這里果園飄香,綠樹成蔭。因而,哈密回王時期,把這里開發成避暑行宮所在地。

傳說在清朝乾隆年間,這里有一位美麗少女叫夏爾瓦奴,她自幼能歌善舞并能騎馬射箭,16歲便出落成八大石一朵美麗的“雪蓮花”。

有一天,天真美麗的夏爾瓦奴在避暑行宮果園里蕩秋千,她的歡笑聲和美麗身姿被一位征稅官看在眼里,回到王府向回王玉素甫獻媚說:“八大石有一個美麗的夏爾瓦奴,她的美麗讓月亮和星星都害羞,讓八大石的泉水都為她歌唱!

回王非常高興,便下令征稅官率領20多個官兵帶夏姑娘到回王府,準備收為妃子。恰好一天,回王請哈密辦事大臣進府飲酒,席間辦事大臣提出:“聽說回王找到一位絕世美女,喚出看看,讓我們開開眼界,可否?”

回王大笑,揮手叫人喊出夏爾瓦奴。夏爾瓦奴的出現使滿席的所有官員眼前都為之一亮,紛紛稱贊說真是大清國一朵美麗的牡丹,不愧是國色天香!

從此,清牡丹的綽號在府內就傳開了,人們都呼夏爾瓦奴為清牡丹。盡管身在王府,但夏姑娘卻很不開心,常?奁寄钭约旱男纳先恕晃挥⒖〉男』镒欲湢柕。

時間如梭,苦苦熬了半年之后,機會來到了。麥爾丹悄悄和王府中的奶媽萊麗汗商量要救出夏姑娘,萊麗汗非常同情這對年青人。

在一個夜里,她幫助夏爾瓦奴女扮男裝,從后門逃出了王府。這時麥爾丹也帶了十幾個朋友在門外接應,將夏爾瓦奴帶到廟爾溝沙棗林中。

回王發現夏爾瓦奴逃跑后,立即派出30名親兵追趕麥爾丹,追到廟爾溝沙棗林展開了激烈的搏斗,終因寡不敵眾,麥爾丹的好友全部戰死。

夏爾瓦奴和麥爾丹也都身負重傷,可他們寧死不屈,為純真的愛情獻出了寶貴的生命。

百年來,清牡丹夏爾瓦奴與麥爾丹的愛情故事在民間廣為流傳。八大石的維吾爾族人為紀念他倆,將麻扎修建在八大石果園內,而且把他倆的事跡編成歌,訴說著他們堅貞不屈的愛情故事,以后被收進了哈密木卡姆中廣為傳唱:“如我離開了人間/請把我埋葬在山巔/如果山路太遠/就把我埋葬在果園/讓我露著笑臉面向西天/再將一束鮮花插在我的墳上!

伊州樂舞中流傳到今天的“雞舞”過去為面具舞,但是到今天,表演時已經不戴面具了。雞舞在哈密木卡姆中,可以和木卡姆一起進行,也可以單獨進行。

由一人扮演公雞,另一人扮演母雞,舞蹈開始后,公雞扇起翅膀跑到母雞前,殷勤地搖翅啼鳴,顯示自己的英俊霸氣,同時眉目傳情,挑逗母雞。母雞則似理非理或不屑一顧,只是做護住小雞狀,一會兒給小雞喂食狀。由于雞舞動作有趣,詼諧灑脫,非常富有感染力。

此時的歌舞節奏也是鏗鏘有力,鼓聲密集,使觀眾在大笑之余,享受到了一場歌舞大餐。雞舞的主要動作有:啼雞展翅、單抖翅、雙抖翅、收翅、抖胸、刨食覓食、母雞喂小雞、公雞邀母雞喂食、啄土、擺冠等。

該舞中還有老鷹和小雞等角色。老鷹的動作有:翱翔、抓、叼、撲、掀、閃、窺視、奸笑、同公雞斗爪斗翅、敗北恐慌、逃跑等。這個游戲讓人們重溫了幼年時期的無憂無慮。

分享到:

上一篇:金平苗族民間故事   下一篇:沒有了

返回首頁

更多>>相關文章

更多>>圖片文章

牽?椗膫髡f
新疆抓飯的傳說
壯族繡球的傳說

精彩推薦

更多>>民族文化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詳細]

更多>>民族旅游

靈武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距銀川市東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詳細]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詳細]

更多>>民族飲食

更多>>民族新聞

更多>>民族工藝

免费国产a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