燴羊雜碎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盼 發布時間:2014-02-15

燴羊雜碎是西北廣為流傳的回族風味小吃,甘肅臨夏等地的回族管它叫羊雜割。

羊雜碎一般人認為是不登大雅之堂的,然而經過愛清潔講衛生。擅長飲食業的回族之手,卻別具一格,名揚主途。特別是寧夏、甘肅、陜西、青海等地的回族做羊雜碎,歷史悠久,富有經驗和傳統。羊頭羊蹄燎得又黃又亮,心肝腸肚用開水燙洗得干干凈凈,尤其是灌面肺頗有技術。將羊肺從喉管灌滿水,然后倒去,反復數次,直到羊肺呈潔白色時,將洗去面筋的面糊灌入肺中,使羊肺擴張,掛起空去水分。待全部洗好后,將羊頭、腸、肝、肚、肺一起下到開水鍋里,除去浮沫,煮半小時取出。再撇出楊油炸辣椒而成為紅油。

燴羊雜碎時,將羊頭、肚、肝、肺均切成厚薄粗細均勻的線絲,下入原湯,凋入蔥、姜、蒜末、紅辣椒、味精、紅油等作料,還要配上香萊和其它時鮮蔬菜少量,即烹調成了色味俱全的燴羊雜碎。

回族的羊雜碎,湯辣肉爛,香味四溢,不膻不膩,當你吃完羊雜碎時,一股熱流直通丹田,頓感舒適。不少中外客人慕名品嘗,贊不絕口。

分享到:

上一篇:涮羊肉   下一篇:手抓羊肉

返回首頁

更多>>相關文章

更多>>圖片文章

仡佬珍珠圓子
烤羊腿
豬膘肉
清蒸白玉佛手

精彩推薦

更多>>民族文化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詳細]

更多>>民族旅游

靈武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距銀川市東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詳細]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詳細]

更多>>民族飲食

更多>>民族新聞

更多>>民族工藝

免费国产a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