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醫馬奶治病良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師志敏 發布時間:2016-01-29

蒙古人的飲食習慣以奶食、肉食為主,在飲食方法上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

2000多年前匈奴人以經營畜牧業為主,“奶食豐富”,他們將奶酪制成酸奶,制成奶酪。奶酪在《漢書》里稱為“湩酪”“(火+鼎)螽”。

蒙古奶食中酸馬奶是最高級的飲料!稘h書》里所說的“湩酪”包括酸馬奶。后來的《蒙古秘史》等文獻,對擠馬奶、攪馬奶、“飲額酥克”都有詳細記載。宋代著名旅行家徐霆的《黑韃事略》云:“他們的飲料種類有馬奶、牛奶、羊奶……他們軍用糧食有羊肉、馬奶子”。

隨著釀制酸馬奶技術的提高,釀酒也在很早就開始了!抖Y樂記》云:“大臣用馬奶釀酒”。注釋里又寫道:“做馬奶酒,一攪就香,愈攪愈甜,超過一萬次攪動,香氣四噴,味美無比,這叫陳釀”。蒙古人會釀制酒,對蒙古中華醫藥的發展的重要意義,尤其是發明了用馬奶釀酒這項技術,發展為蒙醫藥中獨具特色的酸馬奶療法。

13世紀前,蒙古人受傷流血,以至于休克時,便飲酸馬奶急救。例如有一次混戰中,成吉思汗頸部被傷,在受傷失血的緊要關頭,者勒蔑不顧生命危險,沖破敵陣找酸馬奶,可見當時對失血過多的人采用酸馬奶搶救。

蒙古族古代諺語有“病之源食不消,藥之源百煎水”。使用百煎水后使消化系統疾病大大地減少了。

不僅如此,還積累了用家畜肉、野獸肉的湯對滋補身體的經驗。尤其善用綿羊肉及其肉湯補體療疾。據《大宇妥傳》記載;蒙古醫生納拉山陀時代著了《老年保健滋補之!。雖然目前還不能完全得到證實,但這一記載可以說明蒙古醫生飲食療法的歷史源遠流長。

在《四部甘露》、《蒙醫藥選編》、《觀者之喜》等醫學專著里都用專題闡述以滋補理論為指導的飲食療法。尤其酸馬奶療法普及甚廣,在錫林郭勒、伊克昭等地區普遍使用,有些地方甚至建立了療養所,積累了不少經驗。如用酸馬奶治療水腫、骨折(用酸馬奶卸解錯位愈合,重新接骨)、巴水。▔难。、肺炎等!端牟扛事丁、《蒙醫藥選編》、《觀者之喜》、《治療水腫金剛杵》等著作,總結整理了這些經驗,記載了有關馬奶的醫療作用、用馬奶和酸馬奶做藥引子等內容。

分享到:

上一篇:蒙醫正骨絕技   下一篇:蒙醫灸法

返回首頁

更多>>相關文章

更多>>圖片文章

蒙醫的基礎理論
蒙古草藥白茅
蒙古草藥百金花
蒙古草藥白屈菜

精彩推薦

更多>>民族文化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詳細]

更多>>民族旅游

靈武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距銀川市東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詳細]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詳細]

更多>>民族飲食

更多>>民族新聞

更多>>民族工藝

免费国产a片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