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醫診病方法

來源:本站原創 編輯:盼 發布時間:2014-03-01

1、問病

問病是侗醫診斷疾病的主要手段,通過詢問發病的經過、自覺癥狀。發病時的情況和發病原因,何時何地怎樣發病,先病何處,后病何處,痛的程度是一般的疼痛還是痛的難忍,痛時出不出汗,痛的部位分頭、頸、胸和肚臍上下及腳七大處。問病時必須掌握病變部位和原因。如因飲食過量,臍眼以下疼痛是犯谷米;臍眼以上疼痛是犯水、酒、魚、肉;胸口疼痛是犯酒、肉和酸。侗醫多以此作為診斷及治療的依據。

2、望診

 

望臉色、皮色。色澤分青、紫、白、紅、黃。臉色青是冷;臉色黃是潮病,或是虛弱病,或是犯男人、犯女人(房事過多);臉色紫是五勞七傷;臉色紅是熱;臉色白是虛弱病。

3、摸審

摸頭頂及皮膚發不發燒、有汗無汗、是冷病還是熱病。如為外傷,摸其有無傷筋、斷骨、錯位、錯縫。

4、切脈

侗醫診脈有八脈、兩候。八脈為平和脈、粗脈、細脈、長脈、短脈、快脈、慢脈、空脈;兩候為冷病、熱病。

5、脈象主病

平和脈:不大不小,脈來平和。平和脈是健康人的脈。

粗脈:脈來粗大有力,脈管大易于摸到。粗脈多為熱病。

細脈:脈來細弱無力,不易摸到。表示虛弱病癥。

長脈:脈來飽滿而長,但又不快;脈力不大,脈管不粗。表示冷病和久病及勞病。

短脈:脈來很短,無力。表示熱病初起,或熱病將要脫體。

快脈:脈來有力很快。表示熱病或出血過多的疾病。

慢脈:脈來很慢,深沉。表示久病或暗傷勞損多年。

此外,還有三出、三轉、四八虎口脈。

分享到:

上一篇:哈薩克族醫院   下一篇:中醫診法

返回首頁

更多>>相關文章

更多>>圖片文章

哈薩克族的醫藥

精彩推薦

更多>>民族文化

中國的佛教、伊斯蘭教、天主教、基督教都是由外國傳入的,這些宗教都是世界性宗教,在國際上占有...[詳細]

更多>>民族旅游

靈武恐龍化石群遺址位于寧東鎮磁窯堡煤礦南1公里處,距銀川市東南70公里。2005年4月至2006年11月...[詳細]
廣西容縣真武閣在城東繡江北岸,建于明萬歷元年(1573)。閣下有石臺,稱古經略臺。樓閣平面矩形...[詳細]

更多>>民族飲食

更多>>民族新聞

更多>>民族工藝

免费国产a片久久